为落实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月15~16日,由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承办,大中小学数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和腾讯微信指导的第二届“数学×微信小程序”研学营举行。
本次活动特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及环杭州湾大湾区“双湾区”五地八校师生共同参与。来自杭州、香港、澳门、广州及广东廉江的五地八所中学逾百名师生齐聚广州,进行为期两天一夜的“创新拉力赛”。
本届研学营延续了前一届的设计思路——八校同学在同一特定主题下,利用微信小程序教育平台技术,运用数学建模为主的相关知识进行小程序制作,完成相关任务,并进行作品发布与展示。
数学建模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次就是希望通过真实生活问题下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开发适配生活场景、具备高度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小程序,助力同学们运用建模思维进行思考,尤其是学以致用,解决各类生活问题。
本次活动驱动性任务是“为‘走进高原’开发一个微信小程序”。2025年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东援藏30年的特殊节点,海珠区对口援藏新启航,高原旅游也是近年颇具热度的项目。因此,本次任务对于同学们而言,是一次具有较高实践意义的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类学习活动。
各校同学们创新思路,各出奇招,通过问卷调查生理心理情况预测高原反应风险、使用DFS算法计算最安全最短路线、选用层次分析法合理规划旅游路线等等方式,从收集数据、建模模型,到设计微信小程序,为即将走进高原的人提供协助。
本次活动坚持了两年来与腾讯微信小程序教育团队共建创新课程的内核:基于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同时增强了“人机协同”学习的特色。例如,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与腾讯元宝、Deepseek等智能体共同完成小程序的制作。
同学们借助AI快速查询资料和解决编程的问题,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构思如何发现提出好的问题,如何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AI携手完成设计更科学实用的小程序。这种从“技术实现”转向“思维进阶”的转变,正是新课标倡导的“数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真实写照——通过聚焦问题本质、强化数据抽象与算法优化能力,在智能工具支持下实现数学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这就是新时代高中数学教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数字化思维、跨学科实践力与AI时代问题解决者的意义。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校长孔文韬介绍,此次研学营腾讯元宝、DeepSeek等智慧体首次以数字导师身份加入战队,不是人类与AI的竞赛,而是教会未来公民如何将技术进行运作,与技术共舞的一个宝贵的课堂、宝贵的机会。
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书记林拱标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为学生提供互动性更强和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勉励同学们继续探索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奥秘,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以研学营为起点,开启新的学习旅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图 | 记者 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