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顶新势力销量冠军,到几乎被市场遗忘,哪吒汽车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三年时间,一地鸡毛。
6月11日,部分哪吒汽车员工聚集在上海闵行区的总部办公室内,就薪酬支付问题向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方运舟寻求解决方案。而上一个出现类似情况的,是已经暴雷的极越汽车。
更离谱的是,其实在5月,多地哪吒车主遭遇APP断网、车机系统瘫痪,远程控车、蓝牙钥匙、导航等功能全面失效。与此同时,不少网络博主探访全国各地哪吒4S门店,发现大多已关店离去或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更有媒体曝出,哪吒汽车新的办公地点,正在办理搬离手续。
而此次直接触发办公地关停的导火索,正是发生在6月11日白天的“讨薪”事件,红星美凯龙作为物业不愿再将场地租给哪吒,致使哪吒汽车上海新总部再次被退租,值得注意的是,哪吒当时也只是签了合同,还没有付给红星美凯龙资金。
其实自今年三月份,哪吒就被曝出债务高达百亿,其中经销商欠款占比到66%。另外,除了供应商欠款,员工欠款也更加离谱,据悉,哪吒欠款总额超过3亿,涉及员工6000多人,拖欠工资最长的有8个月,平均每人欠薪10万元左右,加上270人左右的股权款,还有7000多万,总额将近4亿元。
真是让人唏嘘,而哪吒汽车之所以走到今天,有不少媒体都已经进行过很细致的分析了,在今天我们就不赘述了,我今天主要就想和大家聊聊哪吒汽车高开低走的两个拐点。
第一个拐点:价格战
2023年的价格战,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像哪吒汽车这样的中腰部车企的生存空间。冲击主要来自低端市场的价格战。比亚迪持续下探10万元级别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底线,对哪吒V和哪吒U的市场形成了直接冲击,动摇了哪吒的销量基本盘。
第二个拐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张勇在加入哪吒之后,并没有和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成立初期直接瞄准高端C端市场一样,而是选择了走低价的B端路线。
但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哪吒汽车急于打造旗舰型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哪吒资源的消耗。张勇曾经称哪吒专门花费20多亿元打造了山海平台,以此打造哪吒S这样的旗舰车型,但其销量并未达到预期。
结语
当然,说了这许多,哪吒汽车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大股东未能持续输血、IPO受挫,最终走到这个地步。只是,一家车企的倒下,最终只有车主和员工受伤的世界达成了,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