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科睿唯安公布了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最新统计数据。根据这次ESI数据,中国内地文章发表545万篇排名全球第一,文章被引9236万次排名全球第二,文章篇均被引16.95次。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各高校收获丰厚,中山大学排全国第六,华南理工大学再添一个万分之一(化学学科),广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挺进千分之一,新增千分之一的还有暨南大学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和中山大学的免疫学。
约500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1%
ESI是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用于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深度分析评价工具。目前以 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全球12000余种期刊、超过1200万篇文章为基础建立而成,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一般来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是优秀学科,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是卓越学科,前万分之一的学科则是领先学科。
据悉,ESI每2个月公布一次,均为上一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2个月的数据,但是每年5月份会去除掉最旧一年的数据,也就是说这次公布的数据是一年中变化最大的一次。
各大高校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国际第11位,稳居内地高校第一。清华大学国际排名位居29位,位居内地高校第二位。位列内地高校第三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目前国际排名34位。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居于国际第35位、第40位。
共同构成内地高校前十阵容的,还有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南大学,均位于国际排名前100名。入围国际排名前200的,还有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东南大学和苏州大学等13所高校。
此外,有4所地方高校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入围内地高校TOP50。本次位居内地高校ESI排名TOP200的多所高校取得明显的进步。其中成都大学进步最大,国际排名上升172个位次,位居内地第198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排名进步124个位次,位居内地第195位;贵州大学国际排名进步118个位次,位居内地第133位;长江大学国际排名进步117个位次,位居内地第192位。
根据最新的数据,与2025年3月相比,内地高校万分之学科一共51个,内地共有2所高校新增ESI前万分之一学科,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本月有130所内地高校的416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23所高校共新增27个前1‰学科。
非“双一流”高校中,广东工业大学新增2个前1‰学科,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各新增1个前1‰学科。本月共有54所高校共新增62个ESI前1%学科。其中,南方科技大学新增3个前1%学科,天津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湖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各新增2个前1%学科,其余高校各新增1个前1%学科。
广东多所高校ESI 学科排名实现新突破
本次数据显示,广东高校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果。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标志着该校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世界顶尖层次。这是继工程学之后,华南理工大学又一个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的学科。这两个学科也是广东高校目前仅有的两个全球前万分之一学科。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共有16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5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2个学科进入ESI前万分之一。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化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特别是抓住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契机,主动布局与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相关的新工科。
在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上榜的2009家机构中,暨南大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位列全球第199位,排名前0.991‰,成功进入ESI全球前1‰,标志着该学科已迈入世界一流的学科行列,是该校继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截至目前,暨大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为19个,数量排名广东省第三位(在内地高校排名并列第16 位);其中2个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另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的校内主要贡献单位为环境与气候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等。
此外,广工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成功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广工有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3个学科进入1‰(工程学已进入前0.3‰)。ESI世界综合排名578位,较上一期提升55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67位)。接下来,物理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是广工进入ESI前1%的潜力学科。
近年来,广工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让创新链赋能人才链,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力推进“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逐步构建“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学科建设格局。
文丨记者 陈亮 孙唯
图丨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