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年偶像剧”之后,“老年偶像剧”也悄然登场...
张国立主演的《我的后半生》
问:和《我的前半生》有何关联?
答:其实并无太大关系,只是剧情更为夸张罢了。
《我的前半生》讲述的是老公出轨、闺蜜插足等家庭琐事,偶尔穿插一些职场情节。
尽管剧情有些狗血,但至少人物设定和对白还算正常。
而《我的后半生》则彻底摒弃了常规,直接展现了一位七旬老人的多段爱情传奇。
张国立饰演的沈卓然,本是一位已退休的文学系教授,家庭和睦,三代同堂,理应安享晚年。
然而,剧情却从老伴离世开始急转直下。
通常这类电视剧会聚焦于儿孙的生活,或是展现独居老人的性格特点,如大热剧《都挺好》便是如此。
但《我的后半生》显然将重心放在了沈卓然身上。
于是,在朋友的鼓励下,这位沈老先生决定重新开始他的爱情生活。
起初,他是拒绝的。
即便自己有着老干部的身份和优渥的条件,在相亲市场上颇受欢迎,他却不为所动。
他还写诗悼念亡妻,仿佛是当代的归有光,一篇《项脊轩志》写得感人至深。
他也确实是个深情之人。
但别忘了,归有光在妻子去世后不久便再婚,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沈卓然当众朗读给亡妻的诗后,却因情绪激动而晕倒,在医院里遇到了他的第二春——一位年轻温柔的护士姐姐。
这时,他似乎忘记了亡妻的名字,转而为护士姐姐写诗,甚至在医院里大张旗鼓地表白。
可这里是医院啊!
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在应该安静的场合大声喧哗,引来众人围观。
后来,因为房产过户的问题,沈卓然和护士姐姐的关系破裂,第二春就此结束。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迅速迎来了第三春,一位冷静孤傲的高知退休女科学家。
这次的爱情,没有了之前的激情四溢,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契合。
然而,由于聂娟娟(即女科学家)的身体原因,两人最终还是未能走到一起。
尽管如此,沈卓然后面的桃花依旧不断。
强势热烈的第三任再次让他心动,但同样因为性格过于强势而告终;第四任则是因为他与亡妻相似而让他难以自拔。
就在他打算与第四任结婚时,却遭遇了“抢婚”,这场七旬老人之间的爱情争夺战在电视上上演。
更令人惊讶的是,亲家母的闺蜜也对他暗送秋波,为了追求他,甚至不惜穿上性感睡裙去他家拖地...
真是应了那句话:七十岁正是谈恋爱的好年纪,有钱又有闲。
同时,也验证了那句“文人多情”。
作为文学系教授,沈卓然从小就浸润在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中,思想自然超前。
但问题来了,这样的剧情真的合理吗?
首先,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即便条件再好,真的会有这么多年轻貌美的追求者吗?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通过老年爱情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她们本身就很优秀。
其次,剧中对女性的刻画是否过于片面?
无论是恋爱脑的女护士还是看似摆脱不了爱情束缚的女科学家,这些形象都显得过于刻板。
实际上,大多数职业女性,尤其是年纪较大、社会阅历丰富的阿姨和姐姐们,她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局限于小情小爱。
反观剧中的年轻人,也同样问题重重。
儿子出轨、儿媳偷情、孙子早恋、女儿介入他人感情...
这样的家庭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只能说,国产都市剧有时确实过于夸张。
当然,也有人表示这部剧反映了他们周围的现实情况,确实有四五十岁的人在寻找新的爱情。
但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何必要拍成电视剧大肆宣扬呢?
这样的剧情让整部剧看起来更像是短剧而非长篇大论。
是的,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年轻人越来越少,守在电视机前的大多是中老年人。
这或许就是《我的后半生》能够成功上星央视并打破收视记录的原因吧。
理解资方想要抓住中老年观众群体的心理,让那些在那个年代没有经历过自由恋爱的老年人,在退休后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但这所谓的“美好”真的是普遍化的吗?还是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狗血剧情?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