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办,在“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全球行动与合作”主题边会上,来自重庆市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患者的扎染艺术作品璀璨绽放。
这些充满巧思的疗愈作品,以无声而最直观、震撼人心的力量,向世界深情讲述中国精神障碍患者坚韧的康复历程和在艺术创造中重燃的希望,彰显了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温度与高度。本次国际盛会后,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收到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感谢信。
长期以来,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助力患者回归社会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融合多元疗法、体现人文关怀的现代化精神心理康复体系。
“一心三地”破壁垒,康复天地更广阔
中心创新构建“安心处+同心园农疗基地+怡心台园艺康养基地+开心坝娱疗基地”康复网络,突破病房“围墙”,将康复治疗与田园劳动、自然环境深度融合,形成“室内+户外”双康复模式,让患者在播种、浇灌、采摘的劳作中,实现感官复苏、情绪舒缓、动手能力恢复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
科技赋能“智”康复,精准施治显奇效
中心先后引进系列先进康复手段:VR心理训练系统提供沉浸式场景模拟和应激事件应对训练;自然光照系统精准模拟有益光谱,改善抑郁情绪及睡眠状态;通过颅磁刺激技术和生物反馈系统,安全无创地调节神经细胞活动,帮助患者直观了解和学习调节生理指标。这些康复设备和系统,实现了从评估到干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助推康复治疗更精准、更高效。
百艺纷呈疗心绪,闭环赋能证价值
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艺术疗愈项目,囊括视觉艺术、手工艺、烘焙、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同时通过举办大型艺术展、网络公开评选、开展作品义卖等系列举措,并将义卖所得全部返还给创作患者。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不仅让患者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更因作品获得认可而收获强烈的自我价值感与成就感。
非遗巧艺绽华彩,文化疗愈强心志
中心开创性地将手工扎染、中国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康复活动,变技能训练为文化探索之旅,让患者在体悟匠心与智慧、锻炼精细动作与认知中重塑自信,催生患者从“被动康复”到“主动康复”转变的内在动力。两年间,手工扎染及中国剪纸项目成功申报九龙坡区科技局科普项目,为非遗传承和精神康复的融合创新提供了示范。
面向未来,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将持续聚焦康复领域,深化模式创新,拓展服务内涵,落实全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一方面,精研康复技术,优化现有项目;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精神健康科普宣教,努力消除社会偏见,营造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守护心灵健康,为建设西部地区卫生健康实践新标杆贡献更坚实的力量。(资讯)
原标题:守护生命希望之光 点亮心灵回归之路——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多路径做好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