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脊柱)迎来学科发展飞跃——国内领先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正式落户科室,并投入临床使用,标志着医院脊柱外科诊疗水平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数智骨科”新阶段,为渝西及周边地区广大脊柱疾病患者带来更安全、更精准、更高效的诊疗新选择。
脊柱结构精密,神经血管丰富,手术精度要求极高,毫厘之差都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甚至带来风险。传统脊柱手术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与手感。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的引入,如同为外科医生装上了“智慧眼”和“稳定手”,通过术前智能规划、术中实时导航、亚毫米级精准定位,实现手术方案的最优化与执行过程的精准化。
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术中调试。图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脊柱)主任邵高海介绍,本次引进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1.三维智能规划:基于患者个性化的CT影像数据,系统可在术前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与手术路径规划,模拟最优手术方案;
2.实时动态导航:术中,系统通过光学跟踪技术,实时动态显示手术器械与患者脊柱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引导医生精准操作;
3.亚毫米级定位精度:机械臂稳定执行规划路径,将螺钉等植入物的位置误差控制在亚毫米级别,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
4.微创化操作:精准的定位能力有助于缩小手术切口、减轻组织损伤、减少术中出血及射线暴露(尤其对医生和患者),患者康复周期大幅缩短。
5.复杂手术赋能:尤其适用于脊柱侧弯矫形、脊柱肿瘤切除重建、上颈椎手术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为复杂病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手术机器人机械臂精准定位。图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进行中。图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此次引进手术机器人,是医院和科室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践行精准医疗理念、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邵高海主任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设备的升级,更是诊疗理念和模式的革新,将显著提升医院在脊柱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后凸等)、脊柱创伤、脊柱肿瘤等领域的诊疗能力,让“精准、安全、微创”成为服务患者的常态,为更多饱受脊柱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是重庆市区域性颈椎病专病临床诊疗中心、重庆市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华西骨科联盟单位、西部复杂脊柱外科联盟单位、西部护理联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骨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其骨科(脊柱)作为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技术实力雄厚。
科室拥有多项处于领先水平的特色技术: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技术;脊柱恶性肿瘤(含转移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椎体重建、强化技术,四肢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保肢技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黄金72小时内急救诊疗技术;脊柱感染(骨结核、骨化脓性感染)微创清创+微创固定技术;青少年特发性、先天性、中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矫形技术等。
未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将以此次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成功应用为契机,持续推进全院诊疗技术的智能化、精准化革新。同时,医院将进一步深化多学科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级,通过尖端技术与优质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为渝西及西南地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微创的诊疗服务,全力打造智慧医疗高地,为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资讯)
原标题:精准智领未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脊柱)引进手术机器人,正式开启数智骨科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