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病区门口暖意融融,73岁的罗先生在家人与医护人员的簇拥下,精神矍铄地走出医院大门。这平凡一幕的背后,是一场挑战高龄极限的生命闯关——罗先生成为该院成功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高龄患者。他的康复,不仅是个体的胜利,更标志着老年血液病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此前,罗先生被确诊为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生命亮起红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此类恶性血液疾病的关键手段,然而对年过七旬的老人而言,器官功能衰退、基础病多、身体恢复抵抗力慢,每一步都如同攀登险峰。更棘手的是,罗先生没有找到完全匹配的亲人供者。面对传统观念中的“移植禁区”,重医附二院血液内科移植团队没有放弃希望。由学科带头人娄世锋教授、科室主任邓建川教授领航,在主管医生罗云教授的支持下,以胡晓医生为核心的移植专家联合护理、营养等多学科精英,决定迎难而上,为罗先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单倍体移植方案。
据了解,该团队选用强度适中、副作用可控的药物和放疗准备方案,最大限度保护老人脆弱的器官功能。在回输至关重要的供者细胞环节,团队严密监控、精细操作,将可能的输注反应降至最低。移植后,高频监测细胞生长状况,医护24小时守护,认真倾听老人感受,任何细微变化都逃不过团队的“火眼金睛”,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同时,强化护理严防感染,动态营养支持阻击肌肉流失,每一步的细心护理,都是为了让老人身体的脆弱变得可控。
历经精心护航,罗先生体内新的造血干细胞成功“生根发芽”,于7月10日顺利康复出院。这一成功案例,打破了年龄对移植的绝对束缚。“高龄并非移植的绝对禁区!”全程参与救治的胡晓医生指出,“通过精准选择供者、优化治疗方案与全流程精细管理,移植为没有合适供者的老年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未来,重医附二院血液团队将继续优化老年移植体系,让更多老年患者受益。(资讯)
(文/向秋月 杨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