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控制、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决定。轻度狭窄可药物维持,中重度需考虑球囊扩张或瓣膜置换。
1. 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或无法手术的患者。利尿剂如呋塞米可缓解肺淤血症状;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能降低心率,延长舒张期充盈时间;抗凝药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引发的血栓。需定期监测药物副作用和疗效。
2.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常见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球囊送入狭窄瓣口扩张,创伤小且恢复快,适合单纯性狭窄、瓣膜弹性好的患者。术后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
3. 外科手术包含三种方案:直视下二尖瓣分离术适用于钙化较轻者;机械瓣膜置换需终身抗凝,适合年轻患者;生物瓣膜置换避免了抗凝治疗,但使用寿命约10-15年。术后需进行心肺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饮食建议采用低盐高钾原则,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g内,多食香蕉、菠菜补充钾元素。运动推荐每周3次散步或游泳,每次30分钟,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避免提重物、突然弯腰等增加心脏负荷的动作。
二尖瓣狭窄的治疗需结合超声心动图定期评估。无症状患者每6个月复查,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长期管理需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重度狭窄孕妇需在心脏专科监测下妊娠,分娩建议选择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