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护师王震是其中之一。
“嘀嗒”“嗒嗒”,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室内,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匆忙的脚步声交织,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血透病床间。他便是王震,一名90后白衣战士,他用14年青春扎根临床一线,从重症医学、血液透析护理到抗疫前线,以专业与热忱守护患者生命,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专业先锋:患者的“生命守护者”
王震在重症医学科工作期间,每年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100余例,并且率先在全区开展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护理技术;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期间,服务透析患者20000余人次/年。同时,他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医院护理安全督查、科室质量管理等工作,全力以赴当好人民群众健康路上的护航者。
他在平凡而又忙碌的岗位上,始终坚守着初心与使命,给无数患者减轻了病痛的折磨,给无数个家庭增添了欢声笑语。
抗疫英雄:59个日夜的生死坚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震作为全国首批援鄂医疗队员驰援孝感。在重症病区,他每天裹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轴工作12小时,59天救治了200余名危重患者。
一位康复出院的阿姨发了一条微信消息给他:“孩子,我可以这样叫你吗?谢谢你一直以来的照顾,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哦。”这条保存至今的微信消息,是他逆行路上最温暖的勋章。
面对恐惧与无助,他用共情开导化解焦虑、用专业救治传递希望。25封感谢信、2面锦旗,见证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援鄂任务结束后,他没有停歇,在綦江区卫生健康委交流学习期间,在保质保量完成行政任务的同时,还冒严寒、战酷暑到全区10余个街镇的商超、酒店、集市、卡点等公众场所开展疫情防控督查与疫苗接种工作,到区疾控加班加点开展流调溯源。挂职綦江区三江街道龙塘村第一书记期间,他走遍村户摸清群众健康需求,组织百人义诊。
传承创新:让护理技术“薪火相传”
王震通过创新采用“模拟场景+知识讲座”等培训模式,传授护士专科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知识,先后开展了重症患者护理、CRRT护理技术、透析患者护理、透析设备维护保养等培训,培养30余名年轻护士掌握护理相关核心技术,使其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他还致力科研,工作以来积极参与科研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主持新技术项目1项,发表论文2篇,申报实用型新型专利3项,其中1项荣获重庆市创新发明奖,让护理技术插上科技翅膀。
十四年如一日,王震在临床一线、抗疫前线、乡村院落中默默耕耘,用专业技能与赤子之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他的故事,是对“医者仁心”最生动的诠释,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奋进的缩影。(资讯)
(文/陈俊杰)
原标题:全国先进工作者王震:14载坚守,书写生命守护者的不凡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