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总工会评选,重庆松山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主任耿召华教授荣获重庆市“2025年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耿召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松山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德国拜罗伊特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曾在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24年,积累了丰富且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耿召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自然基金1项,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新桥医院临床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48篇,SCI论文5篇;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教材1部,专著5部;参与2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并参与了北京阜外医院张建主任牵头的心力衰竭四期临床研究2项。
从医30余年
医教研齐头并进
耿召华从事心血管疾病诊疗30余年,长期从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和随访管理。
他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开拓进取,攻克尖端技术。带领团队在重庆市率先开展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缘对缘修复术治疗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左束支起搏及HIS束起搏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慢性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实现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级心衰示范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胸痛建设中心、国家级心脏康复建设中心、国家级高血压建设中心等五大中心授牌。
铅衣卫士
每台手术都精益求精
耿召华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年门诊量超过8000人次。
他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并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入培训基地的培训导师。在介入手术领域,耿召华取得了显著成就:累计完成了冠脉介入手术超过5000例,起搏器植入手术30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手术2000余例,以及射频消融术近1000例。
2010年以来,耿召华重点从事冠脉介入和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在国内率先采用球囊扩张、主动固定等技术,建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电极植入新方法,完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280例,ICD植入450例,并完成心律装置植入后的随访程控近1万人次,完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间隔化学消融治疗40余例。
耿召华作为心血管“生命线”上的铅衣卫士,每一台心脏介入手术,都需要穿上30多斤重的铅衣,长时间负重站立,进行精细操作,一场手术下来汗流浃背。
“医生是我热爱并愿意付出一生的职业,只要患者康复出院,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耿召华作为医者的初心永不褪色。
医者仁心
如亲人般关爱患者
除了医术精湛,耿召华还有一颗“医者仁心”,满腔“公益情怀”,他和很多患者都成为朋友,带领科室医护团队,每年开展10余场大型公益活动。
2014年8月,他作为对口援疆专家医疗队的一员,赴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哈巴河、墨玉、于田等地巡诊,行程8000多公里,历时16天,会诊938人次,举行学术讲座5次。
2021年6月,他牵头组织10余名退役军医组成的医护团队,奔赴四川省广元市开展“关爱退役老兵”义诊活动,并为当地三家村卫生院送医送药,与广元市昭化区人民医院举行医疗技术“传帮带”活动。
耿召华于2018年获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颁发的“重庆市优秀医师”称号、2019年获重庆市“金口碑医生”称号、2023年获“重庆市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作为从医者,要有怜悯心。”在耿召华看来,如果每位医者都像对待亲人一样去关爱患者,患者自然就会信任医生,医患才能和谐。(资讯)
原标题:喜报!重庆松山医院耿召华教授荣获2025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