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为腰背晨僵、夜间疼痛,中晚期可能出现脊柱强直、关节畸形。症状发展通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步影响脊柱活动度。
1.早期症状以腰骶部钝痛和晨僵为主,疼痛在夜间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缓解。部分患者伴随足跟痛、眼葡萄膜炎,容易被误诊为腰椎劳损。晨僵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是典型特征,区别于普通腰肌劳损。
2.中期出现脊柱活动受限,腰椎前凸消失,胸廓扩张度下降。颈椎受累时转头困难,可能出现"问号体态"——即头部前倾、驼背的代偿姿势。约三分之一患者合并外周关节炎,常见膝关节、踝关节肿胀。
3.晚期典型表现为脊柱竹节样改变,椎体间形成骨桥导致完全强直。严重者出现髋关节骨性强直,影响行走功能。部分患者伴随虹膜炎、肺纤维化等关节外表现,需警惕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诊断需结合HLA-B27基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骶髂关节面模糊或间隙消失,MRI可发现早期骨髓水肿。非甾体抗炎药是首选止痛方案,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能显著抑制炎症进展。康复训练重点包括游泳、扩胸运动和姿势矫正操,每天坚持15分钟脊柱伸展可延缓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需终身管理,定期监测C反应蛋白和血沉指标。避免睡软床、久坐等加重脊柱负荷的行为,建议使用硬板床并保持仰卧睡姿。出现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关节外症状应立即就诊,疾病活动期每3个月需进行脊柱功能评估。早期干预可保留85%以上的关节功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