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以下简称“市十三院”)重症医学科联合普通外科中心、消化内分泌科、医学影像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将一名急性肠道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此次救治展现了医院“急救-手术-重症监护”一体化救治体系的高效性。
患者命悬一线 急诊手术与重症医护“双线作战”精准控局
患者何先生因间断腹痛2个多月,病情加重,20分钟被紧急送往市十三院。急诊完善腹部CT后提示空腔脏器穿孔,彼时患者已陷入感染性休克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
接到消化内分泌科紧急会诊请求后,普通外科中心副主任赵松结合患者的病情迅速制定手术方案,在麻醉科的配合支持下,赵松带领团队对患者实施“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姑息性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术”。
因患者感染严重,术后仍呈休克状态,术后立即被转入重症医学科。重症医护团队同步启动目标导向,积极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结合广泛、强化抗感染策略,同时立即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氧合。
护理团队实施“镇静镇痛最小化”策略,每日晨间唤醒患者,给患者再现其家属在半小时探视时间里在床旁陪伴的温情瞬间,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支持。
经过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3个昼夜的悉心守护,何先生的自主呼吸功能逐渐恢复,血管活性药物也逐步停用,最终顺利拔管,脱离呼吸机。
多学科协作+精细化治疗+人文护理 助力患者康复
“我们通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多学科团队合作与重症监护的深度融合,将死亡率超过70%的危重病例从死亡边缘拉回。”重症医学科临时负责人郑慧峰副主任医师表示,此例急性肠道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医院专家团队在患者危重状态下行外科干预时机的精准判断,以及重症医学科对术后患者重度感染期救治窗口的把握能力、多脏器支持的系统化思维。
此次成功救治的案例不仅彰显了市十三院在急危重症领域的综合实力,也为复杂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接下来,医院将继续秉持“生命至上”的宗旨,进一步推进重症医学的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为区域危重症患者筑牢生命防线。(资讯)
原标题:市十三院成功救治一例感染性休克合并肠道穿孔危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