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不少人会出现小腿皮肤瘙痒并逐渐蔓延至周身。脱衣裤睡觉时瘙痒愈发明显,且越挠越痒,越痒越挠,严重者难以入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医生提醒,冬季瘙痒性皮肤疾病好发,湿疹、特应性皮炎、瘙痒症等皮肤疾病冬季易发或加重,大家应积极寻找病因,积极治疗,尽可能去除加剧瘙痒症的病因。
湿疹多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
湿疹并非单一的原因所致,而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内在的免疫系统失调是湿疹发生的重要原因。湿疹患者的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这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其次,遗传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人由于遗传了皮肤屏障功能的缺陷,更容易遭受湿疹的侵扰。最后,患有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或哮喘,也可能增加患湿疹的风险。
另外,湿疹的出现往往与环境相关,潮湿炎热的夏季和干燥寒冷的冬季都是湿疹的高发期。湿度和温度的波动可能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让细菌和过敏原有机可乘。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甚至是某些食物,都可能引起湿疹。此外,生活习惯,如饮食、压力和睡眠质量,也可能影响湿疹的严重程度。
遭遇湿疹,如何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是基础。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如无皂或低皂配方的沐浴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皮肤干燥或刺激的碱性洗涤剂。洗澡时水温应适中,过热的水会剥夺皮肤的天然油脂,加剧干燥。洗澡后,应立即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而非擦干,这样可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湿疹患者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往往较弱,保湿能帮助恢复这道防御线。选择无香料、无防腐剂的保湿霜,如含有天然油脂成分如椰子油、羊毛脂或角鲨烷的产品,这些成分能帮助锁住皮肤水分。每日多次涂抹保湿霜,尤其在洗浴后,是保持皮肤水润的关键。
避免刺激性物质。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合成纤维,如尼龙或涤纶,它们可能会加重瘙痒。尽量减少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香水、染料、某些金属,以及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洗涤剂或清洁剂等。家居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床单,使用防螨寝具,以减少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
在饮食方面,尽管食物与湿疹的关系目前并不明确,但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尤其是对儿童而言。如果发现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等与湿疹发作有关,应避免食用。然而,对大部分成人湿疹患者而言,忌口则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避免盲目限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
另外,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以及适量的运动,都能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轻湿疹症状。如果压力过大,可以尝试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以缓解精神紧张。
湿疹该如何治疗与调养?
治疗湿疹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外用糖皮质激素是多数患者的首选。它们是抗炎的“大军”,能迅速缓解皮肤的炎症反应,降低瘙痒程度。瘙痒的强度从弱到强,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部位和症状严重程度来选择。然而,激素药物使用需谨慎,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以防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是治疗湿疹的另一大“武器”。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降低皮肤的敏感性,尤其对于那些对激素药物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是宝贵的治疗选择。抗菌药物在合并感染时也起到关键作用,它们消灭细菌,防止皮损恶化。
治疗过程中,中医内治外治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中药的温和疗法,如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方剂等,内外兼治,有助于调理体质,增强皮肤抵抗力。但是,使用中药调理需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乱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调养方面,生活细节同样至关重要。保持良好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是湿疹康复的基础。饮食上,虽然食物与湿疹的关系复杂,但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如海鲜、辛辣食品等,可有效缓解湿疹症状。此外,保持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也能缓解湿疹带来的不适。
对待湿疹,预防胜于治疗。了解自己的致病因素,注重日常的皮肤保湿,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如同湿疹的“防护罩”,让皮肤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保持健康状态。(资讯)
(文/广西工人医院 张莉)
原标题:了解湿疹的护理及治疗,远离皮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