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小区里总能看到不少人空着肚子就出门跑步,想着趁清晨的凉爽劲儿甩掉多余的肉肉。但咱心里难免犯嘀咕:空腹晨跑真的更减肥吗?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一、空腹晨跑的 "燃脂逻辑" 靠谱吗?
(一)身体的能量供应机制
咱都知道,身体供能主要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当咱空腹的时候,肚子里没多少现成的碳水,血糖水平相对较低。这时候去跑步,身体就会想办法找能量啊,咋办呢?可能就会更多地调动脂肪来分解供能。说白了,就是身体觉得 "库存的碳水不够用啦,得拆点脂肪来应急"。(二)相关研究怎么说
之前看过一些研究,比如说有研究对比了空腹晨跑和餐后跑步的人,发现空腹状态下,身体的脂肪氧化率确实会高那么一些。就好比同样跑半小时,空腹的人可能燃烧的脂肪比例更多。这听起来是不是挺诱人的?难怪很多人觉得空腹晨跑减脂效果更好。
二、空腹晨跑可能藏着这些隐患
(一)低血糖风险不小
但是啊,咱不能只看脂肪燃烧这一面。空腹的时候血糖本来就低,跑步又是个体力活,需要消耗能量。要是跑得时间长了,或者强度稍微高一点,很容易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这些低血糖症状。我有个同事小张,有一次空腹晨跑,跑到中途就觉得眼前发黑,赶紧坐在路边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这要是在马路上或者没人的地方,多危险啊。(二)可能伤肌肉
身体在分解脂肪供能的同时,还有一种情况得注意,就是可能会分解一部分蛋白质来供能。尤其是当咱空腹时间比较长,身体能量缺口比较大的时候,为了维持运动,就可能拿肌肉里的蛋白质 "开刀"。这样一来,肌肉量可能会减少,而肌肉可是帮助咱提高代谢的重要东西啊。要是肌肉少了,以后就算不运动,消耗的热量也会变少,反而不利于长期减肥。(三)影响运动表现
想想看,空着肚子跑步,咱是不是很容易觉得没力气,跑一会儿就累了?本来能跑五公里的,可能三公里就坚持不下去了。运动强度和时间不够,总体消耗的热量说不定还不如餐后跑步呢。而且,状态不好的时候,跑步姿势也容易变形,增加受伤的风险,比如膝盖、脚踝更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