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松涛,就是“熊氏珐琅”的第三代传人。
跟所有纯手工艺传承者一样,熊松涛走上作珐琅的道路其实也并不平坦。1998年他回到从小生活的花丝厂,并正式接管已然有些没落的工厂。2002年,他选定掐丝珐琅表盘烧造作为突破口,投巨资开始研发。
五年,500万元,熊松涛顶着全家乃至乡亲的压力,打了一场翻身仗。他的掐丝珐琅表盘,到2007年,开始接受订单,并获得了国际认可。
珐琅表盘:顶级工艺的独门秘笈
“如果说至今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儿,还是当我卖出第一块珐琅表盘的时候,真是别提多高兴了。”至今,熊松涛提起2007年为北京手表厂定制第一块表盘时的情景,仍然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1998年,我接管了工厂以后,一直希望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上作出新东西。那会儿,景泰蓝这种工艺在国内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没落,我们特别着急,但是没什么办法。有一次,大概就是2002年,我猛然间在一本拍卖图录上看到了Ulysse Nardin(雅典表)出品的珐琅表,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应当是一块珐琅怀表。”熊松涛说:“虽然我不懂表,但是我懂珐琅。我当时就觉得珐琅表盘里面大有文章,于是,我们基本上动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开始研究,向高端发展。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