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Ultra再度引爆舆论。
2月27日晚间,小米同时发布两款高端定位的Ultra产品——小米15系列手机旗舰机型小米15 Ultra和性能轿车小米SU7 Ultra(参数|询价)。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新车上市两小时,大定已突破1万台的年度销量目标。
28日早盘集合竞价阶段,小米集团-W涨近5%。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近4个交易日获资金连续净流入2.56亿元。
天风证券最新高爆指出,看好双Ultra发布会下小米高端化价值重估和相关业务逻辑借助Ultra理念各司其职,实现量和利润双升。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随着大模型能力不断迭代增长,模型之间差异在缩小,Meta、字节、小米等巨头开始大力布局端侧AI,抢夺AI Agent入口。2024年潜在的端侧AI爆品出现,AI眼镜成本曲线大幅下探,2025年有望成为其爆发元年。除了手机、PC、眼镜、耳机外,潜在的端侧AI基数巨大,家电、机器人、智能车、教育办公设备、玩具等都受益于端侧AI的趋势,AI嵌入将带来广泛的硬件升级。
随着在AI领域的突破,国际投行重估中国科技股。华尔街分析人士总结出“中国科技十雄”(Terrific 10)——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网易、百度集团、美团和中芯国际等不同领域明星科技股。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全面覆盖上述十家科技公司,根据中证指数官网数据,合计权重占比超70%,小米集团、阿里巴巴权重占比分别达13.28%、12.08%。
中信证券认为,在此轮上涨后,当前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动态PE仅处于历史45%和31%的分位数,叠加业绩预期的上修和卖空占比维持高位,港股安全边际仍然充分。在AI叙事持续催化、基本面预期改善、全球资金轮动的背景下,即便有短期事件性的扰动,港股仍将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