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日益繁荣,但是调表车现象屡见不鲜,仿佛成为行业内一个非公开的秘密,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调表车,即通过调整里程表来掩盖车辆的真实行驶里程,不仅影响车辆的性价比,还可能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品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鉴别调表车呢?识别二手车调表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观察轮胎的磨损程度是关键。轮胎的平均使用里程大概在5万公里左右,如果花纹扁平或边缘棱角全无,说明车辆已经跑了不少路程。同时,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情况也能反映车辆的真实里程。如果它们看起来异常新,与里程数不匹配,那就需要警惕了。
其次,内饰的磨损程度也是鉴别调表车的重要依据。座椅、方向盘、换挡杆等部位的磨损情况可以大致判断车辆的行驶里程。如果内饰看起来过于新,与里程数不符,很可能存在问题。此外,还可以观察仪表盘是否有拆卸痕迹,以及仪表盘上的数字是否连续,这也是判断调表车的一个细节。
最后,还可以通过专业设备查询车辆的真实里程数。现在有很多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可以读取车辆的真实行驶里程,利用车辆识别号(VIN)即可查询。例如在手机薇信页面搜索栏,输入【淘车教官】,搜索对应的小程序,选择【车辆公里数查询】的选项,然后按照页面提示操作即可。
以下是一个关于调表车的真实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江西南昌的甘先生在一家二手车行购买了一辆二手宝马320轿车。甘先生购车时,车商告知他该车的行驶里程为9万多公里。然而,当甘先生将车开到朋友的修理店进行保养时,朋友发现这辆车的里程表存在问题。
二、调查过程
甘先生的朋友通过调取这辆车在宝马4S店的维养记录和保险记录,发现该车在2019年12月8日的里程数已经达到了144755公里。甘先生根据这一记录推算,到2023年5月他购车时,该车的实际里程应该接近24万公里,与车商告知的9万多公里相差甚远。
三、协商与维权
甘先生认为车商有意隐瞒真实里程数,希望二手车商能给一些补偿,比如退车或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然而,当甘先生与二手车行进行协商时,却遭到了商家的蛮横拒绝。商家不仅不承认自己卖的是调表车,还态度跋扈地让甘先生去起诉。
无奈之下,甘先生只好向属地的南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莲塘分局进行反映。但工作人员在看了双方的合同后指出,出售这辆车的甲方填写的是个人,而不是企业,因此甘先生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律师也表示,如果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买卖合同,买车这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相应的买卖合同。
四、案例启示
这个案例警示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车辆信息,避免购买到调表车。同时,消费者在选择二手车时,应选择正规的交易市场和经销商,注意查看经销商的营业执照,选择社会评价较好、信息公布完整性较高、售后服务有保障的经销商。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应仔细检查车辆的车架、底盘、发动机等重要部位是否受损,交纳定金前务必要把所有的购车条件都谈好,并通过合同明确,切勿听信经销商的各种忽悠预付定金。最后,消费者应保存好车辆交易的相关凭证,以便在维权时提供有力证据。
总之,鉴别调表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仔细观察、多方查证。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了解车辆的真实情况,避免被调表车所蒙骗。同时,也呼吁二手车市场能够加强监管,打击调表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和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