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以下简称“三峡医院”)疼痛科主任姚秀高团队成功开展川渝地区首台疼痛机器人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标志着医院疼痛科微创治疗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时代。该技术通过高精度机器人导航系统,突破传统手术局限,为疼痛患者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据了解,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该技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快速稳定骨折椎体、缓解疼痛,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80岁的程爷爷,因腰1、3椎体压缩性骨折,经常感觉腰痛,尤其翻身时疼痛更加剧烈。此外,程爷爷双肺肺气肿,日常呼吸困难,若长时间采取传统俯卧位手术程爷爷根本无法坚持。经科室讨论后,姚秀高团队最后决定在机器人辅助引导下实施手术。在机器人精准定位下,手术非常顺利,时间比传统手术缩短20多分钟。
姚秀高介绍:“机器人技术尤其适合复杂解剖结构患者,如骨质疏松、多节段骨折等,传统椎体成形术依赖医生经验与术中反复透视定位,而机器人辅助系统实现了技术的跃升。”
近年来,三峡医院疼痛科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着力开展新技术,在胶原酶溶解术、臭氧介入治疗、射频消融、脊柱内镜等微创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以微创介入技术为特色,率先在西部地区开展各类微创介入治疗脊柱相关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股骨头坏死、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老烂腿)、癌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骨质疏松症伴椎体压缩性骨折、面肌痉挛、肩周炎、关节炎等顽固疼痛性疾病。
接下来,三峡医院疼痛科也将持续探索智能化医疗解决方案,为疼痛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精准、微创的治疗手段。
(文图/周力巨)
原标题:川渝地区首台!三峡医院成功开展机器人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