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心慌的老毛病又犯了!”近日,76岁的高叔叔捂着胸口来到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心内科就诊。原来他患有阵发性房颤多年,最近发作越来越频繁。
更麻烦的是,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心脏比正常人大,还伴有心力衰竭,如果采用传统“烫伤”疗法(射频消融),手术时间长、输液多,很可能加重心衰。
既然传统方法不行,有什么新技术吗?还真有,那就是脉冲电场消融。据悉,该技术采用“智能电击”精准打靶(常温操作),1小时内即可完成,也被称为“绿色电击”治疗。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传伟介绍,该方法就像用精确的“雷电术”,在心肌细胞上开出纳米级小孔(电穿孔),不产生高温就能阻断异常电路。其优势在于只针对心房肌,不会误伤食道/神经;手术时间较传统疗法缩短了60%;输液量少(相当于半瓶矿泉水);特别适合老年人/心功能差的患者。
“这就像从燃油车跨入电动车时代,新技术既保留了传统方法的疗效,又大幅提升了安全性,可以为更多高危患者提供治疗机会。”李传伟解释道。(资讯)
原标题:优质技术|房颤消融进入“无烫伤”新时代——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率先开展“脉冲消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