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八届中国药学发展奖(临床医药研究)获奖名单公布,17位全国医药领域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其中,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药学部主任方伟荣获杰出青年学者奖,该奖项全国仅两人获得。
中国药学发展奖作为经国家科技部首批认证的行业标杆奖项,早已成为挖掘医药创新人才的“伯乐奖”,历届获奖者中更是走出了24位院士,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方伟多年来在药学服务改革与创新领域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可,更为她的药学之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驻科药学服务:为合理用药按下“加速键”
“作为药学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提供药品,更要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方伟谈及药学服务时,眼神中满是坚定。
自担任药学部主任以来,方伟便敏锐察觉到传统药学服务模式的局限。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她积极响应老百姓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以驻科药学服务为切入点,深化药学服务改革,加快药学服务转型,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随着临床药师特色驻科模式的深入践行,为患者提供从入院药物重整、药学查房、医嘱审核、用药监护、用药教育到出院患者随访的闭环药学服务,过程中对危重、特殊患者重点管理、深入跟踪分析,及时评估调整,精准施治,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通过医药护协同服务,以药学一域服务医疗全局,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获益。
“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患者药品费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方伟表示。
在方伟的推动下,重大附属三峡医院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驻科药师工作模式试点单位、国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评价研究基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基地、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及重庆市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重庆市首批临床药学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
“以驻科药学服务为切入点深化药学服务改革”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深化医改年度典型案例、中国改革2022年度典型案例(全国、全行业唯一一项药学改革案例)、全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典型案例、全国医院擂台赛卓越案例及公立医院安全提升典型案例,为药学服务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智能监测与数据收集:为用药安全筑牢“防护网”
“我们还借助信息化手段,让用药安全更有保障。”方伟介绍,在她的主导下,医院率先在全市引入临床药师工作站,建立个体化实验室。通过驻科服务、移动查房、血药浓度监测及基因检测,临床药师能及时获取患者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时提出治疗方案调整建议,达到量体裁衣的目的。
同时,借助中国药物警戒系统,实现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监测上报。“这就像给患者用药安全安装了一个‘智能预警器’,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方伟形象地比喻道。
此外,医院还构建了一套涵盖合理用药软件提示、药师审核干预、专家专项点评、医院行政监管的合理用药评估监管体系,对临床用药进行全程监管。
驻科带教与科研:为药学发展注入“新活力”
“药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方伟不仅关注患者用药安全,还致力于培养新一代药学人才。她推行同步驻科带教模式,注重提升下级药师及学员的药学服务能力。在她的努力下,医院成功创建中国医院协会及重庆市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首批药师岗位培训基地,已带教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培及岗位培训学员130余名。
在科研方面,方伟带领团队在药物化学生物学、新药临床试验、药品不良反应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她主持及参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及CSCD文章6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此外,作为主要研究者、助理研究者,完成、承担10余项I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为新药研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作为国家级及重庆市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负责人,以及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的核心推动者,方伟始终将学科建设视为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重要引擎,通过强化学科实力,有力促进了药学服务的整体提升。她不仅主导制定了《重庆市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规范》,为区域药学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成功推动医院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驻科药师工作模式试点单位及抗菌药物管理评价研究基地,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谈到接下来的打算,方伟目光笃定: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推动药学服务改革,助推临床合理用药事业健康发展,让药品、药师、药学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不断促进医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资讯)
(文/李成敏)
原标题:全国仅两人!重大附属三峡医院方伟荣获中国药学发展奖青年学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