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您好,您于2025-04-01 09:17采样的【血细胞分析(五分类)】报告已出,其中血小板计数存在危急值,请立即到门诊接诊医生处或急诊科就诊!【医学检验科】”4月1日,张女士收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首条测试短信。
接到短信后,张女士10分钟内便赶到医院急诊科,经绿色通道被快速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以前总担心漏接电话,现在手机短信双重提醒,心里踏实多了。”张女士感慨道。
据悉,为破解门诊危急值报告“最后一步”难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于4月1日在全市同级医院中率先启用“门诊检验危急值短信直推患者”功能,标志着区域智慧医疗建设再迈关键一步。这项创新举措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医患快速响应机制,为患者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门诊检验危急值(如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指标)直接关系患者预后,传统电话通知模式存在占线、漏接等风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这一痛点,医院信息科联合检验科、门诊部历时半年攻关,在电子病历系统嵌入短信推送模块,实现检验异常值“秒级响应”。该负责人表示,当患者出现危急值时,系统同步向患者手机发送包含异常指标、采样时间及就诊建议的三重提醒,形成“发现-报告-响应”的闭环管理。
据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此次创新举措有三方面亮点。其一是精准触达:挂号处严格实行“实名制+双号验证”,确保患者手机号码准确绑定就诊信息。其二是双轨并行:检验科发现危急值后,需先电话报告开单医生,经二次确认后由系统自动发送短信,实现“人机双保险”。其三是全时响应:针对午间、夜间及医生外出等特殊时段,建立急诊科医生轮值接应机制,确保患者到院后5分钟内获得“处置”。
“这是让患者成为医疗安全共管者的有益尝试。”该院医务部主任黄国鹏表示,下一步,医院将探索AI语音外呼与短信提醒的融合应用,同时建立危急值患者电子健康档案追踪系统。此项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医疗服务效率,更为构建区域危急值联动网络提供了宝贵经验。(资讯)
(文/周丹)
原标题:智慧医疗再升级 患者安全添新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率先启用门诊检验危急值短信直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