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北碚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简称“市九院”)心血管内科在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下,成功为一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北碚区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
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心血管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为区域内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提供了“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的全新治疗选择,也为因年龄、体质或其他健康问题而无法承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患者为75岁女性,1个月以来,反复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起初上楼、爬坡时症状明显,后发展为平路行走也感到不适,甚至出现头昏、晕厥等严重症状。症状反复出现多次后,患者来到市九院心血管内科求诊。
经超声检查,患者被确诊为严重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已经进展为重度。了解到患者病情后,心血管内科、介入科、胸心乳腺外科、重症医学科、手术麻醉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
像患者这样年龄高且心功能较差的人群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手术风险高。经讨论分析,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采用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为患者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手术当日,在心血管专家陈国柱副院长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徐中林主任团队、介入外科郭伟副主任共同开展手术,手术麻醉科、超声科等团队全程护航。尽管TAVR手术微创损伤小,但术中患者存在小瓣环、小心腔、主动脉瓣叶增厚等复杂情况,加大了手术难度。
手术团队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新植入的瓣膜完全替代了原先受损的主动脉瓣,恢复瓣膜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术后,患者在重症医学科接受短时间的监护,生命体征平稳,转回普通病房。在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精心照护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或晕厥等症状,现已顺利出院。
该例手术的顺利完成,填补了区域内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高难度手术的空白,市九院心血管内科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加速成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资讯)
原标题:市九院开展区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成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