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小儿外科团队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出生仅30天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新生儿实施微创幽门环肌切开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诊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类似病例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患儿因“出生后反复呕吐20余天,症状进行性加重”在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儿内科就诊。经详细问诊及查体,结合胃肠超声显示幽门外径1.4cm、肌层厚度0.37cm等典型影像学特征,患儿被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经多学科会诊确认手术指征后,患儿被顺利转入小儿外科接受治疗。
在麻醉团队的全程监护下,手术团队采用小切口幽门环肌切开术,成功完成病灶处理。术后,患儿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监护24小时,6小时后恢复进水,20小时后实现无呕吐喂养。复查超声显示幽门外径缩至0.87cm,肌层厚度降至0.24cm,术后第五日康复出院。
此次成功救治得益于该院儿内科团队及时诊断,超声科团队精准检查,小儿专科麻醉医师和护理团队保驾护航,以及儿童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在术后的精心照料,更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
未来,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将继续发挥多学科优势,为更多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资讯)
【新技术 新项目】打破幽门困境!我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肥幽”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