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近段时间不少儿童感冒、咳嗽、发烧、腹泻,那家长碰到这些情况,该如何给孩子正确、安全的用药呢?
儿童用药的特殊性
家长要认识到,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相对较弱。这意味着同样的药物在成人身上可能安全有效,但在儿童身上就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因此,儿童用药必须格外小心。
遵循医嘱,不随意用药
当孩子生病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赶紧给孩子吃药。但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凭自己的经验或道听途说给孩子随意用药,尤其是成人药物,因为成人药物的剂量和成分可能并不适合儿童。
了解药物剂型,谨慎选择
为了满足儿童用药需求,市场上有多种药物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糖浆剂、栓剂、贴剂等。家长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口味、用药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年龄较小的孩子,口服液或糖浆剂可能更容易接受;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片剂或胶囊则可能更为方便。
准确计算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儿童用药的剂量通常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计算剂量。切勿凭感觉随意增减药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孩子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家长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使得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因此,在给孩子用药前,家长一定要告知医生孩子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
观察药物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每个孩子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给孩子用药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如皮疹、呕吐、腹泻等,家长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带领孩子就医。
安全存储药品,防止误服
家中的药品应存放于儿童触不到的地方,如带锁的抽屉或放在高处。同时,药品包装和说明书也应妥善保存,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阅。此外,家长应定期清理家庭药箱,及时丢弃过期或变质药品。
提升儿童用药安全意识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可以适当进行用药安全教育,告诉孩子药品不是糖果或饮料,不能随意食用。同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识别常见的药品包装和标签,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关注儿童常见病的合理用药
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对于感冒的治疗,家长应注重孩子的休息和水分补充。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可使用儿童专用的感冒药进行治疗,但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或成人感冒药。
2.咳嗽。咳嗽是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对于咳嗽的治疗,家长可使用儿童止咳药进行缓解。但止咳药并不能根治疾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如果孩子咳嗽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3.发烧。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生理反应之一。对于低烧(38.5℃以下),可通过物理降温方法缓解;对于高烧(38.5℃以上),可使用儿童专用的退烧药进行治疗。但请注意,不要给孩子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退烧,以免引发雷氏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
4.腹泻。对于腹泻的治疗,家长应注重孩子的饮食调理和水分补充。同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的止泻药进行治疗。但请注意,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或成人止泻药。
(文/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鱼溪镇卫生院 朱丽燕)
原标题:儿童用药,家长必知的安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