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体系化培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新院区)顺利举行。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长期受到各种“睡眠障碍”困扰,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由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高东教授成功申报后,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和重庆市睡眠研究会共同承办,以中国睡眠研究会制定并出版的《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团体标准(2023年7月出版)为基石展开,讲者由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专家和国内知名睡眠医学专家组成,授课主题涵盖睡眠医学中心的建设思路、诊疗规范、技术配置和应用等多方面内容,同时结合了授课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案例,为学员提供了系统、全面、实操性强的睡眠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方法论和临床专业技能培训示范。
开幕式/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11月23日,《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体系化培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开幕。开幕式由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主任高东教授主持。此次大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露、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前任秘书长)左和鸣、重庆市睡眠研究会理事长蒋晓江在开幕式上致辞,重庆市南岸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曹仁、副主任鄢庆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莉、院长甘小彪等领导和专家出席。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露致辞/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前任秘书长)左和鸣致辞/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重庆市睡眠研究会理事长蒋晓江致辞/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本次大会邀请了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高东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于欢教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菡侨教授、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赞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斌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高雪梅教授等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主题涵盖了《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标准解读、如何站在运营和发展的视角开展睡眠医学中心建设、睡眠医学中心组织架构与人才梯度建设、睡眠医学中心技术配置基础性要求与推荐性指引(客观监测诊断技术、睡眠呼吸障碍诊疗技术、主观评估技术、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与行为管理、口腔与耳鼻喉诊疗技术)等内容,另外还加入了失眠症全病程管理临床应用实践和监测诊断技术案例实践,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主任高东教授/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睡眠障碍诊治中心主任于欢教授/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睡眠监测技师王彦婷/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睡眠科主任王菡侨教授/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主任王赞教授/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张斌教授/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高雪梅教授/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护士长邓平/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会议现场/图源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本次培训不仅为睡眠医学领域的同仁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与实践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相关学科互融共通,提升了睡眠障碍疾病诊疗水平。
未来,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工作规划,《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体系化培训计划将在全国至少6个省市陆续推出多期相关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内容将沿袭本次培训的主题,同时对睡眠中心建设规划案例作更多的分析与解读,增加更多临床诊疗技术观摩实践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培训将采用讲座、研讨、模拟项目等多种组合形式,使参与学员不仅能牢固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在临床工作中迅速开展实践。(资讯)
原标题: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体系化培训国家继教项目